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 教育的发展

1. 教育的概念

(1) 广义的教育

(2) 狭义的教育

2. 教育的起源的学校的出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学校出现。自此,教育就有了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种形态。

3. 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2)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4. 教育发展的历程

(1) 古代教育

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2)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3) 近代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的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二、 教育学的发展

1.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

《学记》的教育思想

(2)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的教育思想和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政治学》

(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学思想

(4) 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学思想

2.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 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通教育学》

(2) 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3) 教育学研究的实证化倾向

3. 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

教育分支学科大量出现

教育学科群逐渐形成

4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1)中国教育学科r的形成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科

在国外教育学介绍、研究的基础上开启本国的教育学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科书等著作

在探索理论同时,开展了教育改革型的实验研究

(3) 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

学习前苏联,批判西方和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学思想及实践

努力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对前17年的教育实行全盘否定

在觉醒中重建教育学科体系

走向教育学研究的新繁荣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 教育的概念

从词源学上看,不同语言的“教育”一词,都与儿童的培养相关,如古希腊语的教育一词与教仆相关,中国甲骨文中的“教”,是指儿童在成人监督下习文之事,“育”则表示妇女养育儿童之事。不同的教育家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相悖,乃是从不同角度加以强调,这也表明教育这一事物本身极为丰富和复杂。

就教育的最一般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地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地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当地时间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分歧。在西方有“生物起源说”和“模仿起源说”,苏联教育界一直坚持“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起源”不同于“产生”和“出现”,仅说明某事物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不够的,还要说明该事物由何而生,从何演化而来,也就是说,要找出教育从中脱胎的事物,即教育的原型。能够成为教育原型的事物必须包含着教育的基本要素,而且要素间具有内在联系。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中具有这些条件的活动,就是人类相互非物质性的交往活动。只要这类交往发生,就必然有交往的双方和交往的内容,并产生交往的结果——在交往双方身上产生认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当这类交往被意识到,并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和较为固定的教和学的关系时,教育活动就演化而生了。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分化,并分别在不同的形态中得到体现。

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对象、方法等各个方面。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尤其是1819世纪期间,随着大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相形之下,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则变得隐蔽起来。这些变化明显地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及近代学制的形成上。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使得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近代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不断更新和提高的需求,具体地说,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①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②要求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③要求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④要求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产过程、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形式化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随着学校教育的独立程度越来越完备,制度化的教育逐渐形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受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受到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战以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爱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现在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提出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二战以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两种教育相互隔离。双轨制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了。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在经验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影响下,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的、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四、教育发展的历程

()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在王成和诸候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①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教”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②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③射:射技教育;④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⑤书:学字习写的教育;⑥数:简单的数量计算教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汉代武帝以后,采取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虽然在以什么为统治思想方面有过变化,比如黄老之学和佛老之学都曾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道统,但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基本没有改变过。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一直到光绪31(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享有受最优良的教育的特权,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再次是吠舍种性,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了是违反了神的旨意,要被处死,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惟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与婆罗门教虽然是两大教派,但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但佛教比较关心大众,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信徒,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并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大约也是4000年前,发展成强大的中王国,文化繁荣,古代教育达到鼎盛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也兼负文化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广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在特征。当然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的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人进入基督教与封建世俗政权紧密联系、互相利用时期。统治残酷、等级森严、思想专制,文化教育几乎完全为宗教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被否定,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盲目服从圣书和伴侣教师的权威,学习方法是背诵。为了更好地布道,也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其次是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并无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庸风雅的素养。中世纪也有世俗教育,学习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术等实用知识,但神学也是主修课程。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统治者阶级内部的等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正统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一,实质上都是服从于治人之道。

(3)专治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的。

(4)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习得与社会生产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5)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很快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泊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教育

16世纪始,世界逐渐进入近代社会,******、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热情;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取代,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也引起了教育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对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段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的系统。

2. 教育的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等向世俗方向发展。

3.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障。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器化革命在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技术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革命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教育,在落后国家被看成是追赶现代化的法宝,在发达国家被看成增强竞争国力的基础,教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发达国家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更快;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结构的重组,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极大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现代特征逐渐在教育上也反映出来,主要有:

1.教育的终身化

把人的一生分析为学习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于是,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概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全民教育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这一份资料是考试指定的专用的教材及大纲,共10个章节,这个是第一章节,

 

需要全部请加QQ群:6453636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