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

   1.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映象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     (     )

     A选择题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     )

     A广阔性     B灵活性     C逻辑性     D.深刻性

     3.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

称作     (   )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幻觉     D.时间错觉

   4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象     D.视觉障碍

     5.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它属性、特征的思维

过程称作     (   )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6.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为     (   )

     A.独立型一顺从型     B.文化型一社会型

     C内倾型一外倾型     D.场独立型一场依存型

     7.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

     A80     B100     C120 D125

   8.懒惰属于人的(   )特征

     A能力     B'气质     C情感     D.性格

     9.与人的责任心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     (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     D.热情

     10.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中,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需要。

     A.安全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C   6C   7D 8D   9A   10C

     二,填空题:(每,J、题1分,共10)

     1.心理过程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人的智力分为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

     3.在复杂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称为——

     4.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评价自身和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

感体验。

     5.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6.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是——

     7.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头脑中所保持的形象称作记忆——

     8.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关系。

     9.思维是人脑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的、间接的反映。

     10.奥尔伯特将人格特质分为——特质和个别特质。

     参考答案

     1.认识过程   2.操作’   3.高原现象   4.道德标准   5.再造想象

     6.神经元   7.表象   8.反比   9.概括   10.一般

     三、名词解释

     1.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

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2.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3.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

程。

     4.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叫做适应。

     5.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两种主要类型?

     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

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

建立的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本能反应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

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一定刺激情绪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2.什么是观察7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3.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他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2)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然保持很长时间。

     (4)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4.简述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在复杂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

   积极的与消极的检验。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检验;否则,就使人们对它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视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增力作用和减少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作用。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忘我地进行拼搏。情绪和情感的减力作用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5.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并且有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正分布;在质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次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

     (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性的综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答: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复习不是单纯地机械重复。就信息加工理论而言,编码在识记中要起决定性作用。所谓编码,就是拿已储存的信息,对新输入的信息不断地加以处理,使其愈来愈与个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心理格局合模,从而妥帖地加入到个人的经验体系中。因此复习的作用是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就所学的材料不断地进行再编码,不断提高编码的适应性。多复习一次就是多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增进加工深度,记得更好。

     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复习的效果与其说决定于复习的次数,不如说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指出,识记后最初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

     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

     研究证明,在复习过程中,拿全部时间复习,不如只拿部分时间复习,而用另一部分时间去进行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错进行,一方面通过尝试回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从而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一多下功夫。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

     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   

     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地组织,自己编写提纲等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复习。例如学生在背诵古文时,让学生看见几遍以后就试着背,比用全部时间来回地读记忆效果好得多。在复习外语单词时,采取听、说、读、写多种方法比单纯用一种方法要有效。

     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

     答:动机冲突类型可分为三类:

     (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

     (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

     (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等。

     解决上述动机冲突,主要看动机冲突的内容是否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问题。从动机冲突内容上看可分为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和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对于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例如周末是去看电影还是看小说?这类动机冲突一般来说内心斗争不那么激烈,持续时间也不长,可让学生自行解决。

     对于原则性动机冲突,即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例如周末既有精彩的电影又有集体劳动,是去看电影还是参加劳动?这是教师要对学生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加强管理,帮助学生以高级的动机战胜低级的动机,培养他们意志,从而使他们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

     4.阐述高级神级活动类型气质说的基本内容。

     答:(1)巴甫洛夫在实验研究中揭示,动物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特性。

     (2)根据这三种特性的结合,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强、不平衡(不可遏制型);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强、不灵活(安静型);弱(弱型)。四种不同类型动物的活动特点是:强而不平衡型的动物易激动,不易约束;强而平衡且灵活型的动物容易兴奋,较灵活;强而平衡且不灵活型的动物难于兴奋,迟钝而不灵活;弱型的动物难于形成条件反射,容易疲劳。

     (3)高级神经活动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不可遏制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

     安静型——粘液质;弱型——抑郁质

需要历年真题请加QQ群:6453636


  • 发表评论
  • 用户:  验证码: 点击更换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